近年来,随着社会对学历认可度的提高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...【详情】
更新时间:2023-11-29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沙龙于5月15日下午开坛,学何自然教授应邀做了题为“关注语言生活:论公共话语与语言政策”的首期学术报告,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冉永平担任嘉宾主持。
何自然积极呼吁将公共话语与国家的语言政策问题结合起来,他的讲座主要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。讲座第一部分,何教授阐述公共话语需要关注的六个方面。第一,关注公共话语中的模因现象。随着网络语言的兴起,语言模因现象凸显,我们要传播具有积极语用功能的强势模因。第二,关注公共话语中的零翻译。语言政策要要考虑对零翻译的包容度,一些无法翻译的东西可以保持英文原文。第三,关注公共话语的公示语。社会公示语存在很多问题,就汉语公示语而言,比如“生不出二胎,说明你不够努力”,没有体现出对社会语用效果和得体性的考量。第四,关注公共话语中的方言及外来语,比如,方言和外来语纳入公共话语并不一定会影响语言的纯洁性。第五,关注公共话语中的社会称谓方式。第六,关注公共话语中的谐音彷拟现象。对于一些积极的谐音仿拟,语言政策应该有条进地支持。
讲座的第二部分,他提出对我国语言政策的几点建议:一是多做社会语用规范的引导者,少做左右语言使用的“警察”;二是允许群众语言与时俱进,丰富表达方式,适应国际交流;三是讲究“得体性”,恪守“什么山上唱什么歌”的语用修辞准侧。
讲座的第三部分,何教授对我国语言政策给予了一些期望。他期望语言政策能够明确统一的权威指导机构;他期望能够建立公共话语的监测、激励机制,希望国家能有一个监测机构,定期公布语言生活中的状况。
作为中国语用学研究领域的前辈,何教授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十足的人格魅力,还充分体现了对社会的关切和责任感。培养“双高”(思想素质高、专业水平高)、“两强”(跨文化交际能力强、实践创新能力强),具有国际视野的院校。外语是特色与优势,教学设施齐全先进,居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。除了统考招生外,还开设了自考招生,为学生谋出路,努力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变化的创新创业人才。